近日,我讀了2008年7、8月份的《小學生文摘》,其中的一篇美文《蘇和她的142個孩子》使我很受感動。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一些逃亡兒童身上的故事:1983年,蘇丹爆發(fā)內戰(zhàn),很多戰(zhàn)爭孤兒選擇到美國避難,美國國際救援委員會組織志愿者來幫助這些孤兒。蘇.艾默生是其中的一個。她最終成了142個蘇丹孤兒的媽媽。
蘇到現(xiàn)在還清楚地記得和孩子們的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和他們那驚魂未定、不知所措的眼神。最讓蘇無法忘記的是帶著孩子們第一次下館子的情形,他們第一次見到自動門,當時嚇的差點掉頭就跑。她傾聽孩子們的自述后,無法想像這些孩子竟有著如此令人心碎的過去,更無法想像他們經(jīng)歷了這一切后,竟然還能保持這么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旺盛的求知欲。
是啊,這些戰(zhàn)爭年代的孤兒,他們的心可能在當時,已經(jīng)被戰(zhàn)爭的黑暗籠罩了一層陰影;也可能會被失去親人和家的痛苦的刀,在心上刻下了一道又一道痛苦的疤痕。對這些蘇丹戰(zhàn)爭的孤兒來說,我們眼前的電梯、電話、電視、電腦……,一切的一切全都是聞所未聞的。到美國之前,這些小朋友甚至從來都沒有蓋過毯子。想想看,如果當時蘇不管這些可憐的孤兒,會有幾個兒童能夠活下來呢?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了和平生活的可貴,以及志愿者媽媽的愛。它使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父母和老師的辛勤勞動。愿世界和平之花開得更鮮艷!
【《蘇和她的142個孩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讀后感12-06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說課稿11-15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案01-16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設計08-18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反思10-09
《宋慶齡和她的保姆》教學設計09-17
蘇氏兄弟資料12-06
故鄉(xiāng)的新年◇蘇雪林◇12-06
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教學設計(精選8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