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十三歲的際遇》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簡單介紹作者田曉菲。
二、默讀全文
要求:將文中不能理解意思的詞語或者是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劃出來,讀完一段,大致的理解一下這一段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注意勾畫那些表現(xiàn)了作者對北大的感情的語句。
三、概括文章內(nèi)容要點,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討論:
1、文章分為獨立的三個部分,用空行空開,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用一個詞填在下列橫線上:
2、朗讀第4段,說說這一段表現(xiàn)了作者回顧進北大兩年的生活產(chǎn)生的感受?
3、第二部分從哪些方面寫去寫北大的?
4、朗讀第8、9段,哪些語句寫出了作者北大圖書館的感覺,是什么樣的感受呢?
5、朗讀10、11段
A、第10段第一句話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歡讀北大的人,人可以讀嗎?在這里讀是什么意思?此文的作者又從北大的人身上讀出了什么?回憶一下,朱自清從父親的背景中讀出了什么?小弗郎士又從韓麥爾先生身上讀到了什么?
B、作者對北大老師的感情是怎樣的?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渡向美麗彼岸的船客,也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與船工。這句話中船客、舵手與船工、兩岸風景變換各指什么?為什么是從九十年前的源頭出發(fā)?
6、朗讀最后一個部分
A、這一部分表達作者對北大的什么感情?
為北大擷取最燦爛的珍珠
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
我還會回到你的身邊
B、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讀?是什么意思?這個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小結
文章題為十三歲的際遇,這個際遇是什么?為什么不以我愛北大,我的學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憶為題呢?(先讓學生暢所欲言,再總結)之所以要寫這個際遇,因為對于作者的一生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實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北大是自七歲起便結識便熱愛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由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是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遠無法分割開來,簡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來自于十三歲的那次不尋常的際遇。
- 相關推薦
【初二語文《十三歲的際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園地七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天地十五教學設計模板03-20
語文樂園五優(yōu)秀教學設計03-20
語文課文《長征》教學設計03-03
語文《詠鵝》教學設計范文02-09
語文逍遙游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