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⒆プ≈饕獌(nèi)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
。、是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同學都喜歡讀書,誰能告訴大家都讀過什么書?請你從這些詞語種選擇一個或者兩個來形容你讀書的情況或心情。(出示相關(guān)詞語)
2、有一個人借一首小詩表達了自己童年讀書的境況(出示課件)誰來讀一讀?
問:你從這首小詩中讀懂了什么?
3、這個人就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她回憶少年時讀書經(jīng)歷的文章《竊讀記》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一遍:讀通課文第二遍:劃出文中直接描述作者竊讀滋味的句子。)
2、此時此刻,我們無法親身感受到那種竊讀的滋味,但是,作者筆下的文字是鮮活的,這些文字會告訴我們作者的心情.請自由讀1—4自然段,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竊讀時的快樂。
3、生邊讀做批注。
4、交流:
◆抓住“我很快樂……---這種竊讀的滋味! 學生找出有關(guān)語句體會感悟。
◆抓住“……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睂W生找出有關(guān)語句體會感悟。
再讀“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三、這一切都是因為什么啊?請同學們?yōu)g覽全文,看看是什么力量在鼓勵著作者?
。ǔ鍪荆“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四、回到課題。
1、同學們課文讀到這里,我們也讀出了許多滋味,再來看課題,“竊”在字典里有下面幾種解釋(出示)你認為“竊”字在這里應選那種意思。
2、再讀課題。
五、認識作者林海音(出示圖文介紹)
教后反思:
《竊讀記》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課文以“竊讀”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為順序,生動細膩的描寫了小女孩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刻畫了人物“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xiàn)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教學本課的主要目標我擬定為: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望;在閱讀中體會作者通過動作和心理活動等的細節(jié)描寫,將竊讀滋味具體化的寫法;從而使學生受到熱愛讀書的感染,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通課文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說一說交流交流初讀的感受,在學生交流時,引導他們結(jié)合有關(guān)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其中“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予以重點體會,然后著重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的哪些地方讀出我的快樂與懼怕?”這一問題展開讀、悟、談感受。從具體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這篇文章樸實無華。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朗讀,采用各種各樣的讀法來引導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課文。用悟讀、賞讀、品讀等形式引導學生如情入境的讀出作者與書相逢的驚喜、匆忙竊讀的快樂與懼怕……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對讀書的渴望。通過讀這些語句,學生也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品味出這樣寫的好處。最后,在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后,理解“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并受到啟發(fā)。
課上完后,很多同學都能夠比較流利的背誦了文章的大部分內(nèi)容,我給了一套檢測題讓他們做,從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課堂上沒有講到的問題,比如:心理描寫的句子沒有很明確地告訴學生;文中的重點句“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這句話話的破折號起到什么作用,沒有講到。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強化這些方面。
- 相關(guān)推薦
【《竊讀記》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竊讀記的教學反思03-20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1篇)01-23
《塑料》教學設計反思(精選10篇)05-10
《祖父、后園和我》教學設計與反思06-15
竊讀記教后感作文07-13
博弈教學設計反思(通用10篇)04-11
我設計的風車教學反思(通用6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