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2007-2008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六縣聯(lián)考
語文試題
本試卷分必考題、選考題和加試題三部分。必考題,所有考生必做。選考題,考生只能從論述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中選做一類。加試題,選修歷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余考生不解答。必考題和選考題,應將答案答在答題紙上,在本試卷上答題無效。加試部分試題,在試卷上作答?荚嚱Y束后,將答題紙和加試部分試卷一并上交。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紙和加試部分試卷上。
2、答題時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4題。
只有扇子崖
蘇葉
(1)我游山水,頂怕看見帝王的碑刻。偏偏泰山,四下里都是它們。我心郁悶,好好一座山,一經(jīng)御駕禪封,沒奈何地連身份都改變,仿佛成了一塊護王權、安四邦的大鎮(zhèn)石。而名人又好捧它,僧人亦愛噪它,后世代代恭它拜它。山成了神祗,再巍峨高大,除了招引些糊涂百姓往樹枝上拴紅繩兒求福求祿而外,只是一個大祭壇吧?失了本性的土石,哪里真還有什么蒼野雄秀可言?這幾千級的盤山道,不過是“平步青云”的爬梯罷了。
(2)心思忤慢,所以,我登南天門,天門霧障不為我開。我去仙人橋,仙橋云亂不為我渡。東岳大帝不向我顯圣,泰山老母也不為我超度。只有舍身崖不懷好意地招我前往,那萬仞深淵,黑風如簇,陰凄凄不是玩兒的。
(3)便玩碧霞祠,便鬧丈人峰。笑了探海石,又嘲瞻魯臺。玩鬧笑嘲中,誰知道我的落寞?
(4)想不到會有一個扇子崖。
(5)一面峭壁,絕立于萬斛青翠之上。半幅殘旗,嘯傲于深山密林之中。遠離了帝王冠蓋,疏棄了名士題詠。腳下不要招搖的店幌,身邊沒有謁拜的游人。蟬聲躲在綠得浸人的樹陰里,一聲急,一聲慢,鑿著空涼的石道。而這一扇斷壁懸崖,卻沉默著,披了滿身犀利,削立在酷烈的陽光下。
(6)這獨立特行的風姿,難道果真只是古老的地殼運動偶然形成的?就算如此,扇子崖當初也必定結結實實地死過一回。死在巖板的崩裂時,死在熔漿的奔突里,死在洪峰的漩流下,死在天雷與野火、風壓與雪埋的撕裂毀滅中!而又悄然突兀,拔地崛起,剮卻了血肉,聚一身筋骨聳向天際!
(7)想必是,每一寸骨骼都是尖利的吧?想必是,每一聲呼吸都是粗硬的吧?想必是,每一個眼神,每一顆牙齒,都是譏鋒冷硬的吧?
(8)然而,慢慢地向扇子崖攀登而去,但只見石縫里纖細的青草拂著我的腳背;巖畔邊立著靦腆的野花。清秀的藤蘿在陡壁上為我寫了一首詩;就是從碎巖中犟出來的枝葉,也都沒有一點點疾言厲色。一一莫不是,這才叫英雄本色?剛可觸天,柔可覆地。于絕處活,死而后生。傲兀的靈魂里,蘊蓄的是深沉、仁愛、細致的感情。
(9)怔忡著,我上到崖頂。這么高,卻沒有凌危負險的感覺,倒像是坐在萬山編織的搖籃里。原來,這崢嶸的崖是不孤獨的。深NT,身背后,有山連綿,有峰座座。喊一聲,便有四面回音;望一眼,就有萬樹回眸。青天如帳,白云似舟。烏鴉在腳下盤旋,蒼松從腋下斜出。好風撲面,林濤送歌?v目山下,汶河羞澀,彎曲中繞良田千頃:小米黃了,高粱紅了,大蔥綠了,棉花白了,花生鼓苞了,蜜桃的漿汁灌滿了,小孩子牽著斜陽回家了……我的落寞隨風散去,人,如煙了……
(10)忽有一只蝴蝶蹁躚而來,黑翅,帶金星點兒。如葉,如花,如扇,在我身邊盤桓不去。在 這樣高的崖頂,這不是沒有原由的吧?
(11)7月15日深夜,曲終人散。我獨留泰山。倒在床上,靜聽夜半對山亭中傳來搖鐘的嗡嗚,撿拾泰山七日的印象,仍然只有扇子崖!含著溫靜的微笑,它劈面而站,越見清晰,讓人無可忘卻。然而,是夜,霧太重,石太涼,階太滑,是去不得的。非止今日,就是今生,也不知可有機緣再飛崖上?
(12)但我又何必惆悵?我已得著了那一份特別的精神理想。我雖不崢嶸,亦無峻峭,可誰說我不也是一柄小小的扇子?只要不甘心被別人捏在手中翻撲流螢,即使不能助老人清幽,添弱者風涼,枯竹一把,就是填塞在農舍的灶下,去催響一壺泥水也是快意的啊!
(選自《蘇葉散文自選集》,有刪改)
1.作者在第(3)段說:“玩鬧笑嘲中,誰知道我的落寞?”作者因何“落寞”?在尾端中說“我已得著了那一份特別的精神理想”,這份“精神理想”是什么?(6分)
2.作者筆下的扇子崖具有怎樣的特征?請加以概括。(6分)
3.第(9)段寫一只蹁躚而來的蝴蝶有什么作用?(3分)
4.請參考下面的材料,對本文作一番探究,然后回答問題。(5分)
●王國維:“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疁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人間詞話》)
●叔本華:“在抒情詩和抒情的心境中,……主觀的心情,意志的影響,把它的色彩染上所見的環(huán)境。…‘每當我們純粹客觀的靜觀心境,從而能夠喚起一種幻覺,仿佛只有物而沒有我存在的時候,….一物與我就完全融為一體。”(《世界是意志和表象》)
你認為文中作者所寫的“扇子崖”,是“有我之境”,還是“無我之境”?為什么?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二、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李希烈陷汝州。(盧)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諭之,可不勞師而定!痹t可,公卿皆失色。至河南,河南尹鄭叔則以希烈反狀明,勸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見希烈,宣詔旨,希烈養(yǎng)子千余拔刃爭進,諸將皆慢罵,將食之,真卿色不變。希烈以身捍, 麾其眾退,乃就館,逼使上書雪己,真卿不從。乃詐遣真卿兄子峴與從吏數(shù)輩繼請,德宗不報。真卿每與諸子書,但戒嚴奉家廟,恤諸孤,訖無它語。希烈遣李元平說之,真卿叱日:“爾受國委任,不能致命,顧吾無兵戮汝,尚說我且八十,官太師,吾守吾節(jié),死而后已,豈受若等脅邪!” 希烈大會其黨,召真卿,使倡優(yōu)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時朱滔、王武俊等使者皆在坐,謂希烈日:“聞太師名德久矣,公叢建大號乳而太師至,求宰相孰先太師者?”真卿叱日:“吾年諸賊失色。
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傳將坑之。真卿見希烈日:“死生分矣,何多為?”會其黨周曾、康秀林等謀襲希烈,奉真卿為帥,事泄,曾死,乃拘送真卿蔡州。真卿度必死,乃作遺表、墓志、祭文,指寢室西壁下日:“此吾殯所也!毕A屹苑Q帝,使問儀式,對日:“老夫耄矣,曾掌國禮,所記諸侯朝覲耳!”
興元后,王師復振,賊慮變,遣將辛景臻、安華至其所,積薪于廷日:“不能屈節(jié),當焚死!闭媲淦鸶盎穑罢榈儒嶂怪。希烈弟希倩坐朱此誅,希烈因發(fā)怒,使閹奴等害真卿,日:“有詔!闭媲湓侔荩眨骸耙速n卿死!比眨骸袄铣紵o狀,罪當死,然使人使日長安來?”奴日:“從大粱來!绷R曰:“乃逆賊耳,何詔云!”遂縊殺之,年七十六。
(節(jié)選自((新唐書·顏真卿傳》)
注:①建大號:即稱帝。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若往諭之 諭:曉諭
B.但戒嚴奉家廟 戒:告誡
c.死生分矣,何多為? 分:區(qū)別
D.希烈僭稱帝 僭:越位、超過本分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鄭叔則以希烈反狀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B.希烈因發(fā)怒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此吾殯所也 予雖浩然無所愧怍
D.豈受若等脅邪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顏真卿明知去李希烈處傳達圣旨,生還希望渺茫,但他認為君命不能違,所以沒有以年老為借口,而是義無反顧,勇于赴死。
B.顏真卿入叛賊營后,李希烈大聚同黨,并讓藝人演唱,辱罵朝廷,顏真卿怒不可遏,斥責李希烈:“你是朝廷的臣子,怎么能這么做!”說罷拂袖而去。
C.在敵營中,顏真卿同周曾、康秀林等人謀劃襲殺李希烈,未及施行,事情泄露,導致周曾被殺。
D.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與朱、妣同謀,被朝廷處死,李希烈惱怒,就派太監(jiān)宣旨賜顏真卿死,顏真卿大罵說:“分明是叛賊,怎能稱圣旨!弊詈箢佌媲浔焕账。
8.把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希烈以身捍,麾其眾退,乃就館,逼使上書雪己。(3分)
(2)公欲建大號而太師至,求宰相孰先太師者?(2分)
(3)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傳將坑之。(4分)
(二)古代詩詞閱讀(8分)
9.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幽居初夏 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嗚蛙。
籜龍①已過頭番筍,木筆②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注]①籜龍,就是筍。②木筆,又名辛夷花。兩者都是初夏常見之物。
(1)此詩題為“幽居初夏”,詩中前三聯(lián)是怎樣著重寫一個“幽”字的?(4分)
(2)景物美,本應怡然自樂,詩人卻在尾聯(lián)“嘆息”不已,詩人緣何“嘆息”?(4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
10.補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轉軸撥弦三兩聲, 。(自居易《琵琶行》)
(2)小樓昨夜又東風, 。 (李煜《虞美人》)
(3). ,則芥為之舟。(莊子《逍遙游》)
(4)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離騷》)
(5) ,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
(6) ,白露為霜。(《詩經(jīng)》)
(7)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8)夫君予之行, ,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誡子書》)
請從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且只能選做一大題。
三、論述類文本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l一l4題。
文人的“面子”與文化的“底子”
王呈偉
(1)這個時代的一些文化名人很講究面子。尤其憑借著電視傳媒載體提供的便利,更加耐不住寂寞,踢開冷板凳,直走到熒屏前弄景,還不無感慨地說:這比先哲孔子坐牛車奔波于各國的講學可進步多了。其實那種凡事緊張的功利心態(tài),不知道距離孔子的從容淡定要有多遠。
(2)近日看了幾次電視訪談節(jié)目,節(jié)目主持人解釋體育比賽說,運動員在比賽中所以有戰(zhàn)勝美國隊的強烈欲望,就是因為他們平時面對渾身優(yōu)越感的美國人丟失了面子,硬要在賽場上找回來!原本屬于體育范疇的競技精神,竟被曲解成政治的附庸和民族的快意恩仇!對于這樣明顯的謬誤,作為節(jié)目嘉賓的一位當今快成了電視明星的文化名人,不僅贊同并且以文化的名義給以附會闡釋。這對于一個以傳播文化為己任的丈化人,面對自己不甚精通的文化領域隨意進行比附是很失體面的,F(xiàn)在的一些文化名人啊,只要在某一領域有了知名度,人們就期待著他能詮釋世間萬象,而文化名人為了面子也就毫不猶豫地強撐著,這真是一個“粉
絲”崇拜明星的時代!
(3)其實,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名人并不是這樣的,他們都是很注重文化內涵的。盡管過去的紙質媒介無法和現(xiàn)在的信息傳播同日而語,但在古人身上透顯出極強的自信,這是因為他們只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張揚個性,高蹈理想,仰天大笑也能立在天地間,人們倍感清爽。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放;王勃雖“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然當仁不讓,舍我其誰的率性讓后人企羨。他們流傳千古就是因為有特立獨行的人格,有著極深厚的文化底子,哪里需要外在面子上的裝點。現(xiàn)代文人與其在面子上強撐,不如好好修修自家功課。中國古代的優(yōu)秀文化人物都秉承了這個基本素質,摒棄了面子上的炫耀,注重個人的內在文化修行,把學識深厚且不拘禮法當成一種文化性格寫進典籍中世代傳承。
(4)因此,看道家學派的人跑到深山密林去歸隱,做閑云野鶴一樣的文人,倒也灑脫。寂寞了找?guī)讉朋友聚聚,“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雖說也有些作秀的嫌疑,但畢竟是給野外的山水注入了書卷氣,身子是清潔的,表情是閑適的。即使少了些人前露臉的機會,但他們那極有韻味的瑯瑯書聲也能跋山涉水地來到世人面前,有的競穿越千古,流傳至今。你看莊子走在山陰道上的神態(tài),那種優(yōu)游和氣度不僅傾倒了奉命恭請他做官的楚國使臣,更讓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仰望。雖槁項黃馘,卻口吐蓮花,心游萬仞;即使取類設喻,也能落崖驚風,幻化萬方,那真是站在文化長河上游的一道絕佳風景,他太真實了,直把面子承載的沉重負擔盡甩腦后,而守住的是自由的高貴,人性的尊嚴。
(5)其實,越是有成就的人越是顧及臉面,這是常理,只是有些人能清醒地認識到生命之中有比面子更重要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舍一時之面子,而成就千古之大業(yè)。例如唐太宗對待魏征,……。
(6)注重面子,關鍵是要在足夠的文化底子之上來整容,這樣言談舉止中才能流露出人們期待的驚喜。盡管不同文化都在宣揚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但這種價值的體現(xiàn)都是講究文化內涵的。文化人要得到社會的承認,受N-m-z.的尊重,作為一種文化的路標立在那里,就必須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摘自《人民日報》,2007-01-11)
11.下列對古代人不講究“面子”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坐牛車奔波于各國講學,雖然使用的工具落后,但他卻能從容淡定。
B.李白、王勃摒棄面子上的炫耀,注重個人的內在文化修行,以特立獨行的人格和極深厚的文化底子透顯出極強的自信。
C.莊子深山密林歸隱,寧愿少些人前露臉的機會,也要守住自由的高貴和人性的尊嚴。
D.唐太宗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寧愿舍一時之面子,而謀求成就千古之大業(yè)。
12.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現(xiàn)代文化人要得到社會的承認,受到世人的尊重,不能只求臉面,必須要注重自己的文化底子。
B.本文最主要的論證方法是對比論證和例證法。全文把今人和古人對比,正反結合,并多處選取典型事例,事實勝于雄辯,給人以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C.第二段作者想要論述的觀點是體育就應該是體育,它有自己的個性文化,沒有理由把很政治的東西強加到體育的層面來解讀輸贏。
D.論述類文章,有時因表述事例的需要,允許有適量的描寫篇幅,文章第四段中對莊子的描寫即是如此。
13.下面一段論述文字是原文中的一個獨立段落,如果還原到原文中,應該放在何處?為什么?(6分) .
中國現(xiàn)代文人特愛面子確實丟了一些本該繼承的傳統(tǒng)。眼睛太關注一些面子上的東西,胸襟就變狹窄了,做事也少了章法。礙于情面,現(xiàn)代人的例子不好舉,姑且以一個古人的例子給大家會意:據(jù)《世說新語·容止》載,三國時曹操接見匈奴使臣,“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硅代,帝自捉刀立床頭!苯哟戤叄懿倥扇藛柺钩紝ξ和醯挠∠笕绾,使臣回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比粼缰獎e人有如此的慧眼,何苦要制造些假象裝門面?且不管這個故事真實與否,但是給那些太愛面子的人上了一課:能否“雄遠國”,面子真沒太大作用,相反,過于注重面子上的掩飾往往成為點綴史實的笑話。不知今人能否從上面的例子中悟出些道理。
14.文章第五段舉了唐太宗和魏征這一論據(jù),但沒有展開,請你簡述事例,并作簡要論證。(6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5一l8題。
上海再現(xiàn)文化碼頭的啟迪與思考
孫遜
近日,新華社播發(fā)的報道《上海再現(xiàn)文化碼頭》指出:“70年前,上海有中國文化‘半壁江山’之譽,是與‘文化碼頭’這個詞聯(lián)系在一起的。舉凡文化,寫的、畫的、說的、唱 的……不管出自哪里,名氣如何,規(guī)模多大,都想到上?恳豢,走一走,露一露!睘槭裁?“因為上海是個文化碼頭”。
其實何止文化,上海從開埠之日起,就是個“通商碼頭”。伴隨著商業(yè)的往來,文化也隨之進進出出,相繼登陸,于是“通商碼頭”衍生出“文化碼頭”。既成碼頭,則東南西北,各行各業(yè),不僅皆由此經(jīng)過,而且會?可习。短則走馬看花,唱罷散場;長則住上幾年,尋求發(fā)展,乃至一輩子和這碼頭相廝守。
上海再現(xiàn)“文化碼頭”,這是和上海的歷史地位與今天的現(xiàn)實定位相適應的。歷史上,如新華社報道所指出的,上海本來就是一座“文化碼頭”,雖然此后走過了一段漫長的曲折道路,但當改革開放的春風把它喚醒時,它首先恢復了“通商碼頭”的勃勃英姿;隨后,它又展示了作為當年“文化碼頭”的迷人妹力,提出了建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發(fā)展目標;稍后,又進一步提出了建設文化大都市的發(fā)展目標,較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更具有普適性和包容性。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重新創(chuàng)造“文化碼頭”的輝煌之日,也就是它成為世界文化名 都之時。
上海要重新成為“文化碼頭”,最重要的,是上海要有更寬廣的胸懷和更開放的視野。當年上海這座“文化碼頭”?康亩嗍墙阋粠У男F、小戲班,以及全國各地來的文人和畫家、藝人和表演藝術家,其間當然也有國外來的各色文化,但大都是停留在娛樂層面。今天的上!拔幕a頭”,不僅比當年更大、.更深,而且承載的分量更重、責任更大。今天在這座碼頭?科鸾档,不僅有國內各民族、各地區(qū)有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而且有世界各國的最優(yōu)秀的文化;既有通俗層面的大眾娛樂文化,又有經(jīng)典層面的精英高雅文化……這個碼頭,是名副其實全國性的、世界性的。
但站在更高的起點上,上海離建設文化大都市的目標還很遠,在這座碼頭上,還缺少我們本土的民間文化和區(qū)域文化,還缺少世界上許多重要的文化,諸如極具活力的非洲文化,富有風情的南美文化、南亞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等,所以上海的胸懷要更加寬廣上海要有足夠寬的包容度,能夠包容各種異質文化的存在;上海要有足夠大的胸懷,來容納各種外來人口和外來文化的進入。
. 上海要成為永久的“文化碼頭”,關鍵還在于要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稱上海為“文化碼頭”,當然首先指要有更多的國內外一流人才和團體跑來上海,在這座碼頭上一 展他們的風采;但如果上海僅僅滿足于有國內外一流人才跑進跑出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必須留住和自己擁有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化人才。
當年,魯迅走南闖北,最后定居在上海,與其說魯迅留在了上海,勿寧說上海留住了魯 迅。因為上海留住了魯迅,所以才有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文學和文化的輝煌。同樣,海上畫 派的崛起,也是和"-3時獨特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吸引了吳昌碩、任伯年等一大批外來優(yōu)秀的畫家 有關。今天,上海在一流人才培養(yǎng)上也有兩個標志性人物:一個姚明,一個劉翔。歷史和現(xiàn) 實的經(jīng)驗值得總結,如果我們既能吸引和留住大量外來的一流人才,又能培養(yǎng)和擁有各個文 化領域眾多的明星和領軍人物,那么上海要建成文化大都市也就指日可待。這里,深刻總結、 充分尊重文化發(fā)展和繁榮的規(guī)律至為關鍵。
(選自2007年11月22日《文匯報》,有刪改)
15.下列關于“文化碼頭”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化碼頭”是指各種文化和文明、各種藝術門類在這里嶄露頭角,尋求發(fā)展,并交 匯、交流、交融的地方。
B.“文化碼頭”在上海形成,已經(jīng)有了70多年的歷史,期間經(jīng)歷了一段曲折,改革開 放后,又重新展現(xiàn)出迷人的魅力。
C.“文化碼頭”之所以能在上海形成,是因為上海自身文化繁榮,從而吸引了各地區(qū)、 各門類的文化在此長期交匯、融合。
D。今天的上!拔幕a頭”比歷史上的“文化碼頭”更大、更深,承載的分量和責任 更重,內涵更豐富,更具開放性。
16.下面的理解與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上海重新創(chuàng)造“文化碼頭”,是其作為中國文化“半壁江山”的歷史地位的再現(xiàn),同 時,也適應了它現(xiàn)實發(fā)展的需要。
B.上海建設文化大都市的目標,是建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向更高層次的發(fā)展,也更具 有普適性和包容性。
C.在商業(yè)繁榮的基礎上,隨著“文化碼頭”的再現(xiàn)并輝煌,上海將最終建沒成為世界 文化名都。
D.真正的文化大都市和歷史上“文化碼頭”的重要區(qū)別之一,就是沒有了小劇團、小 戲班等純娛樂類文化,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精英高雅文化。
17.作者在第⑥段分別寫到魯迅、吳昌碩、任伯年和姚明、劉翔這兩類人物,在文中有 哪些相同和不同的作用?(6分)
18.從全文看,上海要想建設成文化大都市,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哪些?(6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18分)
19.下列加點字每對讀音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蒙騙/蒙汗藥 模樣/模棱兩可 蔭涼/綠樹成蔭
B.差生/差強人意 咀嚼/咬文嚼字 吐血/揚眉吐氣
C.粘連/粘信封 連累/罪行累累 強迫/強詞奪理
D.劈柴/嗜酒成癖 菲。懵曃膲 契友/鍥而不舍
20.下列各句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3分)
A.在2007--2008年度NBA常規(guī)賽11月25日的比賽中,火箭隊和掘金隊將各自的風格
特點表現(xiàn)得爐火純青,火箭隊最終以l09:81屠殺掘金隊迎來了難得的一場勝利。
B.央視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王小丫的陽光招牌笑容,非常具有親和力。她待人一向態(tài)度謙 和,不論遇到誰,都付之一笑。
c.責任編輯說:“我敢對文字部分負責,至于出書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就望塵莫及了。”
D.陳水扁主政以來,剛愎不仁,師心自用,強以己意裹脅民意,錯將臺獨當成國政, 更以統(tǒng)獨分裂族群,這不啻于扛著民主反民主。
2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隨著我國與世界的交往范圍不斷擴大,使得越來越多的國際的特定的“日”子傳入 我國,如:世界睡眠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曰、世界鐠緣日等。
B.上海市城市綜合交通規(guī)劃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體的主要出行方 式,票價是他們是否選擇這種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C。10月l2日,記者從陜西省林業(yè)廳獲悉,經(jīng)過一年的調查取證,有關專家已證實位于 巴山墩地的陜西省鎮(zhèn)坪縣可能確實存在野生華南虎。
D.用語不妥貼,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條理,拖沓冗長,就會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澀, 令人誤解甚至費解。 。
22.請仿照下面劃線的語句,再寫三句話,使上下文構成一組排比句。(5分)
生活中我們需要崇高。有了它,我們就會擺脫平庸和空虛,甚至麻木。而且你有了這種 認識,你就會發(fā)現(xiàn)崇高就在你的身邊:它可能是一座山,讓你感受巍峨; ; ; 。
23.下面是一段采訪,如果你是那位科學家,你該如何回答?不超過50個字。(4分) 11月26日,嫦娥一號發(fā)回首張月面圖像,標志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圓滿成功。發(fā)布會上, 一位外國記者采訪一位科學家:“對于中國人來說,月亮不僅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更 與你們的感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今天,中國探月工程圓滿成功,請問,您有怎樣的感想?” 六、寫作(7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70分)
聞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張沒價值的白紙,自從綠給了我發(fā)展,紅給了我情熱, 黃教我以忠義,藍教我以高潔,粉紅賜我以希望,灰白贈我以悲哀;!瓘拇艘院螅冶隳 愛于我的生命,因為我愛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無不從一張白紙開始,用心中七彩的筆,描繪出屬于自己的色彩。
請以“為生命著色”為題,寫一篇文章。自選角度,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
語文加試試題
注意:本試卷共40分。此部分試題,選修歷史科目的學生做,選修物理學科的學生不 做。各題答案寫在本試卷試題的相應答題處。加試部分試卷單獨收繳,單獨封卷。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回答問題。(10分)
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日先利之日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義而已矣何 必曰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亂 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日: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私岳笳咭。”
1.用斜線(/)為文中沒有斷旬的地方斷旬。(直接在文段上面斷句)(6分) 2.理解文設,結合所學,回答問題。(4分)
(1)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是: (2分)
(2)如何“牧民“,孟子和子思兩人各堅持怎樣的觀點?(2分)
孟子: 予思:
二、名著閱讀。(15分)
3.下面對有關名著名篇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 )
A.沈從文在《邊城》中,通過翠翠這一形象,有意淡化了社會現(xiàn)實的黑暗與痛苦,著意表現(xiàn)了一種理想化的古樸、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B.《老人與!穼懙氖且粋“硬漢”以堅強的意志與兇惡的敵手進行的一場孤獨而又頑強的抗爭。自信、勇敢、樂觀、孤寂又睿智的捕魚老人表現(xiàn)出了一種樸素的尊嚴:一個人可以被毀滅,可你就是打不敗他。、
C.曹禺的《雷雨》最終結局是:魯侍萍抖出各人錯綜復雜的關系,周萍和四風知鑄成大錯,周萍吞槍自殺,四鳳觸電自殺,周沖為救四鳳同樣觸電身亡。
D.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奠基之作,他的許多代表詩篇皆出于此,如《鳳凰涅粲》、《天狗》、《爐中煤》、《匪徒頌》等。
E.巴金的《家》中,覺新是性格內涵最為復雜的悲劇性典型。他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悲劇命運,但又對封建家長的專制意志處處退讓、順從。為了維護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慘重代價。最終,他終于覺醒,毅然投奔了光明。
4.請簡要表述《三國演義》中“青梅煮酒”這一故事情節(jié)。(5分)
5.簡要說明《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建造來歷。(5分)
三、(15分)
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歸納要點,分析問題。
目前,我國經(jīng)濟雖然取得了快速發(fā)展,但也有諸多困難和問題亟待解決。
雖然我國勞動力人口豐富,但實際上公民科學文化素質的總體水平還不高,人力資源質量不高。而這也勢必造成在產業(yè)結構升級加速時,人力資源結構性多余與缺失的現(xiàn)象共存:▲▲ 。要讓一個人口大國轉變?yōu)橐粋人力資源強國,就要大力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建立全民終身學習的體制和機制,多渠道提高人l:2科學文化素質。
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但經(jīng)濟增長方式仍處于粗放型增長階段。在人均資源和能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盲目擴張又造成資源浪費、能耗居高,經(jīng)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改變這種狀況,除了政府政策導向、專業(yè)部門制定限量定額、加大法律執(zhí)行力度和運用經(jīng)濟手段外,亟須大力提高公眾節(jié)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和普及基本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技術。
另據(jù)國務院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我國每年新生兒的出生缺陷發(fā)生率為4%~6%,約80萬一l20萬人。數(shù)以千萬計的地方病患者和殘疾人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同時,防治艾滋病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此外,當前重治療輕防治的舊醫(yī)療觀念與公眾對生理衛(wèi)生、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嚴重匱乏,以及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危機,造成自殺率和精神疾病不斷攀升。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另一方面,需要 ▲▲ 。
(選自《科學時報》王學健2007年10月11日)
(1)從文中看,在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還存在哪些突出問題?(9分)(不超過35個字)
(2)第一段說“人力資源結構性多余與缺失的現(xiàn)象共存”,具體而言,是什么意思?最后一段,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還需要什么?請你給提一條合理建議。(6分)(字數(shù)不超出空格) “人力資源結構性多余與缺失的現(xiàn)象共存”是指:
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還需要:
語文參考答案
1.⑴作者看到泰山由于受到帝王禪封,成為眾人求神祈福的大祭壇,失去了土石的本性,令自己很失望,因而“落寞”。⑵從扇子崖的精神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不屑流俗,不甘平庸,即使遭磨難也要傲然崛起,即使靈魂傲兀也要充滿情感,是剛柔相濟、充滿仁愛的(6分,每問各3分。意思對即可)
2.①獨立特行(答“保留了其固有的土石本性和蒼野雄秀”也正確)而不孤獨;②剛可觸天(答“粗硬、尖利,于絕處活,死而后生”,1分);③柔可覆地(答“有深沉、仁愛、細致的感情”,1分)。(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⑴緊承上文進一步說明扇子崖的不孤獨,因為喜歡扇子崖的不僅僅有“我”,還有一只蝴蝶;⑵以物自喻:逍遙自由的蝴蝶如我一樣,喜歡獨立特行的扇子崖,蝴蝶是我靈魂的知音。(3分,意思對即可。第一點2分,第二點1分)
4.答案示例:(1)是“無我之境”。作者寫“扇子崖”已經(jīng)到了“物”、“我”不分,完全融為一體的境界,扇子崖已是自己心靈的知音,是另一個自己。特別是文末,作者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柄小小的、獨立特行、不甘心被別人捏在手中的扇子。(2)是“有我之境”。一切景語皆情語,“扇子崖”染上了作者濃烈的主觀感情色彩:扇子崖所具有的獨立特行,所保有的土石本性,它的剛可觸天,柔可覆地等等都是作者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所要完成的人格確認。(5分:觀點+理由,4分;語言表述,1分。意思對即可。要求觀點明確(且只能明確一種觀點),理由充分。有觀點無理由不給分,沒說出觀點,只講理由的,最多給3分。)
5.B(分:天數(shù),運數(shù))
6.D(D均用作代詞。相當于“你”“你們”;A.認為,因為;B.因為,依靠;C.表處所,…的地方,用在動詞前,構成名詞性詞組,指代人或事物。)
7.C(顏真卿并沒有伙同周曾等人,而是周曾等人謀劃準備以顏真卿為帥。)
8.(1)李希烈用身子護住顏真卿,斥退眾人,(顏真卿)才得以到達賓館。(李希烈)逼迫顏真卿讓他上疏為自己辯白(昭雪)。(共3分。捍,1分;就,1分;雪,1分。)
(2)大人您想要稱帝,而太師來到,要找(能當)宰相的人才,有誰能比得上太師(顏真卿)呢?(2分。孰先,1分;語氣,1分)
(3)李希烈于是拘禁了顏真卿,派士兵看守,在庭院中挖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坑,傳言將要活埋他。(共4分。兩個狀語后置句,各1分;“廷”,通“庭”,1分;“坑”,作動詞用,1分。)
9.⑴前六句緊扣一個“幽”字,其突出表現(xiàn)是:①以景寫“幽”;②以動襯“幽”。具體說就是:以“湖山勝處”“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草深”“山竹清靜”“木筆深幽”等意象寫出環(huán)境之幽靜、初夏景色之幽美;以“下鷺”“鳴蛙”反襯環(huán)境之幽靜,很有特色。(評分標準:兩點,每點各2分。如果只回答“以景寫幽,以動襯幽”,沒有具體解說,2分)
⑵尾聯(lián)的“嘆息”有兩層意思:一是嘆景色雖美,但舊交零落殆盡,無人共品茗談心,心感寂寞惆悵;二是景色幽美,怡然自樂,又可終老是鄉(xiāng),但志士空老,到老卻始終報國無成,心里又抑郁難平。(這是以樂景表哀情)(兩層意思,各2分。如果學生答出“以樂景表哀情”,即給2分)
10.⑴未成曲調先有情 ⑵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⑶覆杯水于草堂之上 ⑷春與秋其代序 ⑸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⑹蒹葭蒼蒼 ⑺入則無法家拂士 ⑻靜以修身
11.A(此句是通過和今人對比,強調的是有些現(xiàn)代文化名人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滿是功利心態(tài),不能像孔子那樣從容淡定。沒有“孔子不因牛車而感到?jīng)]面子”這層意思)
12.C(本段論述的觀點不是“把很政治的東西強加到體育的層面來解讀輸贏”,而是借此事表明“一些現(xiàn)代文人不要把個人的隨意比附披上文化的外衣,這樣有失文化人的體面”)
13.應放在第五和第六段之間。(2分)理由:論述的邏輯結構和諧。此段和第五段形成一正一反對比論證:前一段是說人固然要顧及臉面,但有比面子更重要的事情,寧舍棄面子,結果成就了大業(yè);此段是說有人太關注一些面子上的東西,結果往往成為點綴史實的笑話。(4分)(學生答案要求:要能從論證的邏輯結構去分析,意思對即可)
14.事例簡述:唐太宗曾幾次下決心殺掉屢犯皇威、常讓他丟面子的魏征,可每次冷靜下來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后,都能明白魏征批評他的深刻用意!(2分。意思對即可,但語言組織的角度一定要對應上文)
論證:(參考示例)(正面論證)不殺魏征,皇帝一次次失掉的是一時的面子,但是他卻得到了一面反觀自己得失的明鏡,一面燭照歷史的明鏡;唐太宗舍棄了些許面子,卻坐擁了歷史上的大唐盛世,這是一種寬容,這更是一種治國的大智慧。(4分)(評分標準:以上是參考示例,是從正面論證的,答案也可以從反面論證,也可以正反結合。意思對即可。但評分時應注意:一是答案應是對本論據(jù)進行展開分析;二是答案的表述角度一定要和本段的觀點保持一致,即:唐太宗固然要顧及臉面,但千秋大業(yè)比面子更重要,所以他寧舍棄面子,成就大業(yè))
15.C(因果顛倒。應該是各種文化在上海的登陸,促進了上海文化的繁榮。同時,上海是先有了“通商碼頭”,伴隨著商業(yè)的往來,文化也隨之進出、登陸,最后形成了“文化碼頭”)
16.D(“沒有了……”和“取而代之……”錯。文化大都市比歷史上“文化碼頭”所包孕的文化門類更多,內涵更豐富,大眾娛樂文化和精英高雅文化并存。)
17.同:寫這兩類人是為了說明上海要成為永久的“文化碼頭”,關鍵在于要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2分)。不同:寫前者是強調必須能吸引和留住大批外來的一流人才(2分),寫后者是為了說明必須培養(yǎng)大批本土的優(yōu)秀文化人才(2分)。
18.要有足夠寬的包容度(寬廣的胸懷,開放的視野),能夠包容各種本土文化和異質文化的存在;要有足夠大的胸懷,容納各種外來人口和外來文化的進入;營造良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本土人才,留住一流的外來人才;深刻總結、充分尊重文化發(fā)展和繁榮的規(guī)律。(6分,一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得滿分)
19.C
20.D(A.爐火純青: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帮L格”不能用“爐火純青”來形容。B. 付之一笑: 用笑來對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會。句中誤解為對人笑臉相迎。C.望塵莫及:遠遠望著前面人馬行走時飛揚起來的塵土,追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后。用于此處不當。D.師心自用:形容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貶義詞,在此用恰當。)
21.B (A缺少主語。去掉“隨著”或者“使得”; C自相矛盾!白C實”的應該是個確定的結論,而非“可能”;D語序不當。應為“費解甚至誤解”)
22.答案示例:①它可能是一條江,讓你體會澎湃;②它可能是一卷書,讓你品味深沉,③它可能是一首交響樂,讓你領悟激越。(答出一句2分,答出兩句4分,答出3句5分。每句要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分別判分。要注意內容和“崇高”的對應,如寫成“它可能是一條小溪,讓你感受清涼;它可能是一朵白云,讓你感受輕柔”則不能得內容分。)
23.參考示例:中國的月文化源遠流長,嫦娥奔月、萬戶飛天是中國人執(zhí)著的夢想。今天,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把千年夢想變?yōu)榱爽F(xiàn)實。(答題點有兩個:一是要表露出中國人與月亮的歷史情感,一是要表現(xiàn)出中國人的科技成就感。各2分。如有其他答題角度,只要合理,可以酌情給分)
24.作文。評分標準參照2007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作文評分標準。
寫作提示:
“色”即顏色,顏色是豐富多彩的,顏色是有其象征含義的,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調出色彩、調出健康、調出好心情、調出自我的認識!盀樯保褪亲屔S富多彩,就是希望擁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有對生命的個性化感悟。
色彩的象征含義,有熱情的,有快樂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貴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種顏色,也可以有多種顏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澤,一生毫無生機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的色調單一,或平淡,或單純;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繽紛,有紅,有藍,有綠……
這里供我們審題立意的角度有:為什么著色,著什么色彩,著色(不著色)會怎樣?梢詫懽约荷锏纳剩瑸槭裁磿䲟碛羞@種色彩;可以寫他人生命里色彩,他(她)為其奮斗思想、歷程、結局等;可以抒發(fā)生命充滿生機、色彩斑斕的情感;可以記敘、描寫自我為著色的經(jīng)歷,可以議論為什么要讓生命有色彩等;可以寫正面積極的方面,可以寫反面消極的內容?梢越梃b教材里素材,屈原為生命涂抹上汨羅江一般的顏色,司馬遷為生命涂抹上黃土地一般的顏色,陶淵明為生命涂抹上秋菊一般的顏色等。
記敘文,議論文,散文,小說都可寫。
加試題答案
1.孟軻問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痹唬骸熬又越堂瘢嘤腥柿x而已矣,何必曰利?”子思曰:“仁義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下不得其所,上不義則下樂為亂也。此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保ㄔu分標準:兩個1分)
2.⑴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可以用自己的語言) ⑵孟子是“重義輕利”:倡導仁義至上,道德為先。子思是“以利為先”:治民之途,要把百姓的物質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來考慮。
3.C,E(C.是繁漪抖出各人錯綜復雜的關系;E.“他終于覺醒,毅然投奔了光明”錯誤)(評分標準:對一個2分,全對5分;多一個扣2分,不倒扣分)
4.當時,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威權更盛。為試探劉備是否胸懷大志,曹操用青梅煮酒,邀劉備對飲,論及天下英雄時,曹操有意說只有劉備和他倆人,劉備唯恐被操看出破綻,借雷聲竭力掩飾了過去。(大意對即可。基本正確,不能低于3分)
5.賈政之女賈元春被加封嬪妃,皇帝特許賈府建造省親別院。賈府大興土木,歷時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親,賜名“大觀園”。(意思大致即可。基本正確,不能低于3分)
6.⑴公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或:人力資源質量不高);能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突出;人口健康素質不高。(評分標準:三點,一點3分)
⑵一方面低素質勞動人口難以就業(yè),另一方面高素質勞動崗位缺人。 公眾對自身健康的積極關注。(評分標準:各3分)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李希烈攻陷汝州,盧杞于是向皇帝上奏,要把顏真卿派往外地,他說道:“顏真卿為各地官員所信任,如果派他去說明,可以不出兵而平定!被噬吓鷾柿怂淖嗾,滿朝文武都大驚失色。顏真卿來到河南,河南尹鄭叔則鑒于李希烈謀反的跡象已很明顯,勸他不要前去,顏真卿說:“君命能違背嗎?”他見到李希烈,宣讀圣旨,李希烈的養(yǎng)子一千多人都拔刀前來,李希烈手下的將領也破口大罵,恨不得把他吃下去,顏真卿毫不動聲色。李希烈用身子護住顏真卿,斥退眾人,顏真卿才得以進入館舍。李希烈逼迫顏真卿,讓他上疏為自己辯白,顏真卿不答應,于是希烈采取欺騙的手段,讓顏真卿的侄子顏峴以及顏真卿手下的官吏連續(xù)向朝廷請求(為李希烈昭雪),德宗皇帝不予理睬。顏真卿每次給子侄們寫信,只是告誡他們好好守護宗廟,體恤孤兒,并無其他言語。李希烈派李元平去勸說顏真卿,顏真卿斥責說:“你受國家的委任,卻不能傳達(皇上的)命令,我手中無刀,有刀就把你宰了,你還來勸說我嗎?”李希烈和他的同黨聚會,把顏真卿召來,讓藝人演唱,辱罵朝廷,顏真卿怒不可遏,斥責說:“你李希烈是朝廷的臣子,怎么能這么做!”說罷一甩袖子去了。當時朱滔、王武俊等派來的使者都在座,他們對李希烈說:“早就聽說太師顏真卿的高名盛德,大人您想要稱帝,而太師來到,要找(能當)宰相的人才,有誰能比得上太師顏真卿呢?”顏真卿呵斥說:“我已年近八十,官至太師,我堅守我的節(jié)操,死而后已,我難道怕你們的脅迫嗎!”叛賊們都大驚失色。
李希烈于是拘禁了顏真卿,派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坑,傳言將要活埋他。顏真卿看到李希烈,說道:“生死是有運數(shù)的,你不必再說什么了!”適逢李希烈的同伙周曾、康秀林等人謀劃襲殺李希烈,推顏真卿為元帥,事情泄露,周曾被殺,于是把顏真卿押送至蔡州。顏真卿估計這次必死無疑,便定下遺書、墓志、祭文,指著居室的西墻下說:“這就是我葬身的地方!崩钕A屹蕴柣实,派人去問顏真卿登基儀式,顏真卿回答說:“我已經(jīng)老了,曾主管國家的禮儀,我只記得諸侯朝見皇帝的禮儀!”
興元年間以后,官軍的力量又強大起來,叛賊擔心形勢發(fā)生變化,派將領辛景臻、安華到顏真卿那里,滿院堆滿柴草,對顏真卿說:“你如果不變節(jié)投降,就把你燒死!”顏真卿站起來向烈火撲去,辛景臻等人馬上拉住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與朱泚同謀,被朝廷處死,李希烈大為惱怒,就派太監(jiān)等人來殺害顏真卿,他們對顏真卿說:“圣旨到!”顏真卿行禮聽旨。太監(jiān)說:“應賜你死!鳖佌媲湔f:“老臣我出使沒有完成使命,罪該賜死,但使臣你是哪一天從長安出發(fā)的呢?”那太監(jiān)說:“我是從大梁派來的!鳖佌媲浯罅R:“分明是叛賊,怎么能稱圣旨!庇谑穷佌媲浔焕账,時年七十六歲。
- 相關推薦
【江蘇省徐州市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六縣聯(lián)考語文試題試卷】相關文章:
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期中檢測語文試卷試題03-20
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試題試卷03-20
江蘇省淮海中學2023屆高三周練語文試卷06-02
秋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期中聯(lián)考試卷復習題試題03-19
學年度第一學期小學一年級語文期末模擬試卷03-20
四年級語文第一學期閱讀試卷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