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uǒ tú bù guǐ
【典故】會董卓乘虛,所圖不軌。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
【釋義】指圖謀做不合法或不正當?shù)膲氖隆?/p>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準備干壞事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近義詞】圖謀不軌
【相反詞】忠君愛國
【同韻詞】廓然無累、死不改悔、七口八嘴、通首至尾、四郊多壘、掩惡揚美、順從其美、嘖嘖贊美、美益求美、吹葉嚼蕊、......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東漢末年,漢靈帝死后何進借董卓的力量削弱了宦官的勢力,騎都尉鮑信認為董卓野心勃勃,圖謀不軌,希望袁紹出兵征討,董卓殺了袁紹的`家人,各地紛紛起事?lián)碜o袁紹討伐董卓。曹操挾天子劉協(xié)遷都許縣,袁紹上書因董卓所圖不軌才起事
【示例】她不想干所圖不軌的事情。
【所圖不軌的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深圖遠慮成語解釋07-12
圖身忘國成語解釋11-15
包含所欲的成語及其解釋05-03
帶有各和所的成語及解釋03-12
不知所終的成語解釋06-22
目所未睹成語解釋02-05
眾望所歸的成語解釋02-06
圖財致命四字成語解釋09-11
戴罪圖功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