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存實亡
【成語】:名存實亡
【拼音】:míng cún shí wáng
【簡拼】:mcsw
【解釋】:名義上還存在,實際上已消亡。
【出處】: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郡邑皆有孔子廟,或不能修事,雖設(shè)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實亡!
【示例】:五代兵革相繼,禮法陵夷,顧惟考課之文祗拘州縣之輩,黜陟既異,~。 《宋史?梁鼎傳》
【近義詞】:有名無實
【反義詞】:名副其實
【語法】:作謂語、補語;形容只剩一個空名
名存實亡 成語接龍
【順接】:亡不待夕 亡不旋跬 亡不旋踵 亡人自存 亡可奈何 亡命之徒 亡國三戶 亡國之主
【順接】:兵敗將亡 出死斷亡 多藏厚亡 剛克消亡 歸忌往亡 國破家亡 繼絕興亡 繼絕存亡
【逆接】:榜上無名 必也正名 變姓埋名 變跡埋名 兵出無名 不務(wù)空名 出師無名 出師有名
【逆接】:名下無虛 名不副實 名不常存 名不徒顯 名不符實 名不虛傳 名不虛得 名不虛立
【名存實亡成語解析】相關(guān)文章:
托驥之蠅成語解析08-05
通憂共患成語解析08-05
偷雞摸狗成語解析08-05
調(diào)脂弄粉成語解析08-02
惟命是從成語解析08-03
仙姿佚貌成語解析08-06
象耕鳥耘成語解析08-06
托鳳攀龍成語解析08-04
溫席扇枕成語解析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