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jīng)典的成語吧,成語是語言中經(jīng)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都有哪些經(jīng)典的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帶風雷的成語及解釋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帶風雷的成語及解釋 篇1
[風雷之變] fēng léi zhī biàn
指上天示警的災異現(xiàn)象。
[風雷火炮] fēng léi huǒ pào
形容十分急躁。
[平地風雷] píng dì fēng léi
猶言平地一聲雷。比喻突然發(fā)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風行雷厲] fēng xíng léi lì
形容氣勢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執(zhí)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嚴格。
[風掣雷行] fēng chè léi xíng
掣:閃過。風閃雷鳴。形容像刮風和響雷那樣迅速。
[疾風迅雷] jí fēng xùn léi
形容事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象暴風急雷那樣猛烈而迅速。
[雷厲風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象雷那樣猛烈,象風那樣快。比喻執(zhí)行政策法令嚴厲迅速。也形容辦事聲勢猛烈,行動迅速。
[雷動風行] léi dòng fēng xíng
、僦溉f物運動變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嚴厲迅猛。
[迅雷風烈] xùn léi fēng liè
猶言迅雷烈風。
帶風雷的成語及解釋 篇2
成語風雷之變
【注音】fēng léi zhī biàn
【出處】據(jù)《書·金縢》載:周武王死后,周公攝政,鎮(zhèn)壓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等的叛亂。武王子成王因受流言影響,懷疑周公的忠誠,于是“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
【解釋】指上天示警的災異現(xiàn)象。
【用法】作賓語;用于天氣等
【押韻詞】雪里送炭、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新愁舊憾、一夕三嘆、頭暈目眩、惡不去善、影響之見、振國之患、心腹重患、家煩宅亂、......
【成語故事】西周時期,周武王死后,周公攝政,鎮(zhèn)壓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叛亂。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因受流言影響,懷疑周公的忠誠,于是“天大雷電,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后來周公重新執(zhí)政,大風把吹倒的禾苗重新豎起,從此國泰民安
【成語示列】夏四月,京師地震。癸巳司空陳褒以災異免。于是猶有風雷之變,有司復以追咎三公。 《后漢紀·安帝紀下》
帶風雷的成語及解釋 篇3
1、遺風逸塵:前代遺留下來的風教和超逸的事跡。
2、一帆順風:同“一帆風順”。
3、聽風聽水:形容善于賞玩自然景色。
4、遺風余教: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5、相帥成風:層層影響成為風氣。帥,同“率”。
6、追風躡影:見“追風躡景”。
7、易俗移風:改變習俗,轉移風氣。
8、櫛風釃雨:見“櫛風沐雨”。
9、聽見風就是雨:剛聽到一點兒風聲,就當要下雨了。形容聽到一點風聲就竭力附和渲染。
10、拏風躍云:比喻氣概雄偉。
11、疾雨暴風: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同“暴風疾雨”。
12、耳邊之風:耳旁之風,一吹而過。比喻不重視,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13、風馳電卷: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同“風馳電掣”。
14、一路風清: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15、移風平俗:轉變風氣,改變習俗。
16、遺風馀習:見“遺風馀俗”。
17、樹欲靜而風不停: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F(xiàn)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18、遺風余韻: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
19、議論風生: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
20、遺風余象: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和法式。
21、遺風馀烈:前人留傳的風教和業(yè)跡。
22、風馳電赴:形容迅速趕赴。
23、逐風追電:追趕迅風和閃電。
24、樹欲靜而風不寧: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F(xiàn)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25、飲露餐風:喝的是露水,吃的是風。形容超凡脫俗的生活。亦作“飲風餐露”。
26、沾風惹草:比喻賣弄風流,挑逗勾引異性。
27、追風逐影:見“追風躡景”。
28、余韻流風:傳留后世的韻致風度。《群音類選·《龍泉記·壽祝椿堂》》:“家傳舊清白,余韻流風正洋溢,愿壽考彌高,華峰難敵!
29、引風吹火:比喻從中煽動,挑起事端。
30、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比喻有些災禍的發(fā)生,事先是無法預料的。
31、追風掣電:同“追風逐電”。
32、捉風捕影:見“捉影捕風”。
33、雨霾風障:指狂惡的風雨。
34、捉影捕風:亦作“捉風捕影”。亦作“捉風捕月”。同“捕風捉影”。
35、移風易尚: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同“移風易俗”。
36、風塵之會:風塵:比喻戰(zhàn)亂;會:時機。指戰(zhàn)亂發(fā)生之際。
37、風清月白:微風清涼,月色皎潔。形容夜景幽美宜人。同“風清月皎”。
38、捉風捕月:見“捉影捕風”。
39、風牛馬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風馬牛不相及”。
40、箕山之風:指隱士的風范。
41、英風亮節(jié):高尚的風格和節(jié)操。
42、風激電駭:形容勢猛。同“風激電飛”。
43、佯風詐冒:猶言裝瘋賣傻。
44、月朗風清:月光明朗,微風清爽。形容寧靜完美的月夜。
45、仙風道格:猶言仙風道骨。
46、追風逐電:形容速度極快。多指馬飛速奔馳。
47、風馳電擊:形容迅速出擊。
48、嘯咤風云:同“叱咤風云”。
49、風雷火炮:形容十分急躁。
50、祥風時雨:形容風調雨順。多比喻恩德。
51、驟雨暴風:亦作“驟雨狂風”。亦作“驟風暴雨”。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52、疾風甚雨:指大風急雨。
53、滿袖春風:衣袖飄曳生風。形容十分得意。
54、移風革俗: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同“移風易俗”。
55、握風捕影:猶言捕風捉影。
56、筆底春風: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57、貞風亮節(jié):猶言高風亮節(jié)。
58、遺風余澤: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德澤。
59、長他人志氣,滅自我威風: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我的力量。
60、作浪興風:掀起風浪。比喻制造事端。
61、吳帶當風: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風”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62、腥風醎雨:猶腥風血雨。
63、遺風余習: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同“遺風余俗”。
64、雨蓑風笠:防雨用的蓑衣笠帽,為漁夫的衣飾。亦借指漁夫。
65、遺訓馀風: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66、風清月明:微風清涼,月光明朗。形容夜景完美。同“風清月朗”。
67、縱風止燎:用鼓風的方法滅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卻反而助長其聲勢。
68、云淡風輕:微風輕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氣晴好。亦作“風輕云淡”。
69、風激電飛:形容勢猛。
70、移風振俗:改變風氣,振興習俗。
71、風馳雨驟:形容像風雨一樣迅捷猛烈。
72、雨巾風帽:遮蔽風雨的頭巾和帽子。常借指浪游之客。
73、宿水飡風:同“宿水餐風”。
74、風輕云凈:微風輕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氣晴好。同“風輕云淡”。
75、流風余俗:指遺留的風氣習俗。
76、月暈知風,礎潤知雨:月暈出現(xiàn),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能夠推知將會發(fā)生的`事情。
77、雨鬢風鬟:婦女發(fā)髻散亂貌。
78、迅雷風烈:猶言迅雷烈風。
79、秋風掃葉:比喻威力大氣勢猛。
80、無風作浪:見“無風起浪”。
81、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景,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82、友風子雨:指云。云以風為友,以雨為子。蓋風與云并行,雨因云而生。
83、迎風冒雪:迎:對著,沖著。頂著寒風,冒著大雪。常形容旅途艱辛。
84、東風射馬耳:射:射出。比喻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充耳不聞,無動于衷。
85、風驅電擊:形容迅速出擊。同“風馳電擊”。
86、頤指風使:猶言頤指氣使。
87、宿雨餐風:形容旅途辛勞。
88、西風落葉:形容秋天景象。比喻事物已趨衰落。
89、櫛沐風雨:同“櫛風沐雨”。
90、雨宿風餐:見“雨臥風餐”。
91、雪月風花:①代指四時景色。②喻男女情事。
92、占風望氣:察看風向云氣。亦比喻看風使舵,隨機應變。
93、遺風余烈:遺風:前人遺留下來的風尚。余烈:前人的功業(yè)。前人流傳下來的功業(yè)和風尚。亦作“余業(yè)遺烈”“遺風余韻”。
94、仙風道氣:猶仙風道骨。
95、騎驢風雪中:用為苦吟的典故。同“騎驢索句”。
96、風馬云車:指神靈的車馬。
97、風馳電騁: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同“風馳電掣”。
98、風馳云卷:形容迅速席卷。
99、風馬牛:風:放逸,走失。指齊楚兩地相離甚遠,馬牛不會走失至對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同“風馬牛不相及”。
100、系風捕景:亦作“系風捕影”。①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②比喻不露形跡。
101、風馬不接:猶言風馬牛不相及。
102、一代風流:風流:本指舉止瀟灑,富有才華。指創(chuàng)立風尚為當時景仰的人物。
103、尋風捉影:猶捕風捉影。喻說話做事毫無根據(jù)。
104、無風揚波:猶言無風起浪。喻無端生事。
105、無風生浪:見“無風起浪”。
106、西風殘照:秋天的風,落日的光。比喻衰敗沒落的景象。多用來襯托國家的殘破和心境的凄涼!
107、黃風霧罩:猶言不守本分,胡亂行事。
108、移風崇教:移轉風氣,崇尚教化。
109、向風慕義:指向往其教化,仰慕其禮義;蛑赶蛲滹L度,仰慕其義行。
110、風馳云走:形容奔馳疾速。
111、招風惹雨:見“招風惹草”。
112、雨棟風簾:猶言雨簾云棟。
113、風舉云搖:憑借風云飛騰而上。亦比喻飛黃騰達。
114、遺風余俗: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
115、笑傲風月: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境悠閑自在。
116、兒女情多,風云氣少:指男女相愛的感情多,胸懷大局的氣概少。比喻文藝作品中男歡女愛多,社會斗爭題材少
117、風驅電掃:形容像刮風閃電那樣迅速馳赴和掃除。
118、遺風舊俗: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
119、遺風馀俗: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
120、追風攝景:見“追風躡景”。
121、云涌風飛:見“云涌飆發(fā)”。
122、嘯傲風月:嘯傲:隨意長嘯吟詠游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游賞。
123、當耳旁風:見“當耳邊風”。當做耳邊吹過的風。比喻對所聽的話不放在心上。
124、風馳電逝:形容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同“風馳電掣”。
125、移風改俗:改變舊的風俗習慣。同“移風易俗”。
126、風雷之變:指上天示警的災異現(xiàn)象。
127、風風韻韻:①形容韻致意態(tài)完美。②聲音悠長婉轉的樣貌。
128、耳后風生:形容馳驅迅速
129、遺風馀澤: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德澤。
130、風情月意: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131、一路風塵:形容旅途辛苦。
132、驟風暴雨:見“驟雨暴風”。
133、余風遺文:傳留下來的習氣和文章。
134、遺訓余風: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135、詠嘲風月:同“詠月嘲風”。
136、遺風余思: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情思。
137、有風有化:謂有教育意義。
138、血風肉雨:來源:清·梁啟超《論權利思想》:“試一讀歐美諸國法律發(fā)達史,如立憲政,廢奴隸……等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風肉雨中熏沐而來!毙稳輨×覛埧岬耐罋⒒蛐愿駝倧
139、熏風解慍:熏風:和風;慍:惱怒怨恨。溫和的風能夠消除心中的煩惱,使人心境舒暢。
140、急如風火:急得像疾風烈火一樣。形容十分急迫。
141、驟風急雨: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同“驟雨狂風”。
142、嘯吒風云:形容威力極大。同“叱咤風云”。
143、風馳草靡:比喻強大的勢力能制服一切。同“風行草靡”。
144、沂水春風:沂水:河水名,在山東省曲阜縣境內,孔子出生地。春風:春天和暖的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來自沂水的春風。比喻深受孔學的教育與熏陶。
145、追風逐日:同“追風逐電”。
146、風舉云飛:憑借風云飛騰而上。同“風舉云搖”。
147、議論風發(fā):形容談論廣泛生動而又風趣。
148、隨風而靡:靡:倒下。順風倒下。比喻沒有主見。
149、泱泱大風:泱泱:宏大的樣貌。指氣魄宏大的大國風度。
150、相習成風:習:習慣。指都習慣于某種做法或看法,而成為一種風習。
151、驟雨狂風:見“驟雨暴風”。
152、逐電追風:見“逐風追電”。
153、風馳霆擊:形容迅速出擊。同“風馳電擊”。
154、遺風馀采: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度文采。
155、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景,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
156、樹欲息而風不停: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F(xiàn)也比喻階級斗爭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同“樹欲靜而風不止”。
157、月暈而風,礎潤而雨:月暈出現(xiàn),將要刮風;礎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能夠推知將會發(fā)生的事情。
158、風吹日曬:狂風吹,烈日曬。形容無所遮擋。
159、魆風驟雨:猶暴風驟雨。
160、揚風扢雅:品評詩文。
161、畢雨箕風: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風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澤。后為頌揚統(tǒng)治者普施仁政之詞。
162、斜風細雨: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細雨:小雨。形容小的風雨。
163、翩翩風度:翩翩:形容舉止瀟灑超脫。風度:完美的舉止姿態(tài)。形容人的舉止言談超逸灑脫。
164、占風使帆:比喻隨機應變,看風頭辦事。
165、遺風馀思: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情思。
166、旖旎風光: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
167、毀風敗俗:敗壞良好的風俗。同“傷風敗俗”。
168、趁風使柁:猶看風使舵。比喻隨機應變或迎合別人行事。
169、追風躡景:形容速度極快。
170、遺風馀象:前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和法式。
171、任從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景,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172、雨僝風僽:謂風雨交相摧折。
173、歐風墨雨: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174、千里不一樣風,百里不一樣:指各地各有各的風俗習慣。
175、遺風馀教: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尚教化。
176、玉樹臨風:形容人風度瀟灑,秀美多姿。亦作“臨風玉樹”。
177、雨僽風僝:見“雨僝風僽”。
178、言論風生:形容言談議論時興致很高,氣氛活躍。
179、遺風馀韻: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致。
180、煙花風月:指男女情愛之事。
181、風和日美:微風和暢,陽光明麗。同“風和日麗”。
182、雨順風調:調:調和;順:和協(xié)。風雨及時適宜。形容風雨適合農(nóng)時。
183、想望風褱:猶言想望風采。
184、宿水餐風: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185、耳旁風:同“耳邊風”。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186、淵涌風厲:如水之涌,如風之疾。比喻談吐滔滔不絕。
187、傳風扇火:猶扇風點火。比喻鼓動別人做某種事。多用于貶義。
188、遇事生風:一有機會就挑拔是非,引起事端。
189、風門水口:指要沖。
190、運斤如風:見“運斤成風”。
191、遺風余采:前代遺留下來的風度文采。
192、風和日暄:微風和暢,陽光溫暖。見“風和日暖”。
193、疾惡如風:痛恨壞人壞事就像狂風猛掃一樣。
194、瀟灑風流:氣度超脫,風度大方。亦作“風流瀟灑”。
195、疾風彰勁草:比喻僅有經(jīng)過嚴峻的考驗,才明白誰真正堅強。同“疾風知勁草”。
196、雨散風流:比喻離散。
帶風雷的成語及解釋 篇4
[一雷二閃] 形容躲避迅速。
[迅雷風烈] 猶言迅雷烈風。
[迅雷不及掩耳] 雷聲來得非?欤B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
[聞雷失箸] 比喻借別的事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況。
[如雷灌耳] 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如雷貫耳] 貫:貫穿,進入。響亮得象雷聲傳進耳朵里。形容人的名聲大。
[驅雷掣電] 比喻神通廣大。
[驅雷策電] 比喻神通廣大。同“驅雷掣電”。
[捷雷不及掩耳] 猶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備。
[疾雷不暇掩耳]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及掩耳] 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疾雷不及塞耳]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同“疾雷不及掩耳”。
[轟雷貫耳] 打雷的聲音貫滿耳邊。形容人的聲名很大。
[轟雷掣電] 雷聲隆隆,電光閃閃。
[風雷之變] 指上天示警的災異現(xiàn)象。
[風雷火炮] 形容十分急躁。
[瓦釜雷鳴] 瓦釜:沙鍋,比喻庸才。聲音低沉的沙鍋發(fā)出雷鳴般的響聲。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jù)高位,威風一時。
[天打雷劈]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罵人或賭咒的話。
[疾如雷電] 快提就像雷鳴閃電。形容形勢發(fā)展很迅速。
[歡聲雷動] 歡笑的聲音象雷一樣響著。形容熱烈歡乎的動人場面。
[鬼工雷斧] 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同“鬼斧神工”。
[風行雷厲] 形容氣勢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執(zhí)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嚴格。
[風掣雷行] 掣:閃過。風閃雷鳴。形容像刮風和響雷那樣迅速。
[電閃雷鳴] 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大發(fā)雷霆] 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發(fā)脾氣,大聲斥責。
[蟬喘雷干] 蟬:昆蟲名,知了;干:空。蟬喘息,雷聲凈。形容酷熱干旱。
[布鼓雷門] 布鼓:布蒙的鼓;雷門:古代浙江會稽的城門名。在雷門前擊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賣弄本領。
[不越雷池] 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圍和界限。同“不敢越雷池一步”。
【帶風雷的成語及解釋】相關文章:
帶龍的成語及解釋03-29
熱鬧的成語帶解釋02-25
帶蛇的成語并解釋04-11
帶蛇的成語及解釋04-11
帶心的成語及解釋03-18
帶口的成語和成語解釋04-14
帶滴字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1-13
下筆風雷成語解析06-14
山河帶礪的成語解釋06-24